“同學們好”
“非常好”
熟悉的大企打招方式。
接到班主任高杉老師的邀稿信息,果斷地答應了,即使忙得不可開交,也要把對大企的敬仰用文字分享出來,字拙而情真。
同大企培訓結緣要追溯到2年前,森國際是我二次創業的新品牌,業務范疇雖然和原行業同屬服務業、同屬日本業務,但面對新的客戶群體對團隊有了新的要求,管理體系和服務體系的提升似乎有些力不從心。對于一個管理者來講,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發現了問題,卻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一個夏天,一條短信
炎熱的夏天,似乎讓人煩躁,悶悶的,總有一口氣喘不上來的樣子。腦海中思考如何進一步拓展業務、如何提升團隊戰斗力。叮~ 一條短信,“經營是劍、管理是柄,管理始終貫穿于整個經營的過程,沒有管理,就談不上經營……”不到百字的短信一下子扎了心,看了看時間,看了看地點,果斷的回復,果斷的按期前往。
一個聲音, 一個團隊
左手經營,右手管理,4個小時的課程津津樂道。也許是白手起家時,一門心思開展業務,招兵買馬,只管往前沖,知道團隊的重要性,卻不知管理要貫穿其中,只知道價格優勢和服務意識的重要性,卻少了經營模式的梳理,所以老師的句句經典似乎有點撥開烏云見日光的感覺。
進門簽到、入座交談、老師出場、中場休息、下半場進階、一環一環的模式不得不拍手稱贊,套路中有內涵,不虛而是實。當時做宣講的老師是王雪冰,王老師的一個細節說明了這個團隊的精益求精。“這個話筒的音色太悶,調一下,不對”“我這樣說, 大家能聽見吧” “好,那我這樣說”。
可能是長期做日本業務的原因,對細節的要求有敏感性,精益的價值在于按照最終用戶立場尋求全過程的整體最佳狀態。全過程的最佳,靠的是每個環節的完美呈現。對于一個聲音的苛求,說明這個團隊在乎的是客戶的感受和需求, 一個團隊一位老師一個環節的完美,說明這個團隊具有高效的執行力和卓越的管理體系。最后買了“商特”的一張門票,不是因為王雪冰老師的一本書(王老師不要生氣,哈哈), 而是因為王老師在這個沙龍過程中追求完美的動作,被這個團隊的精神所感動。
你的團隊每個個體似乎都是一顆圓潤的珍珠,然而卻缺少一條線,怎樣把他們有效的鏈接在一起,變成團隊頸上的那條美麗的珍珠項鏈呢?來吧,大企會給你答案。
一份執著 一份信任
從沙龍到商特,從商特到總裁班,從總裁班到王牌軍,從王牌軍到內訓……
森國際已經成為大企忠實的粉絲,百戰歸來再讀書,實操插上了理論的翅膀,加油,在打造王牌軍的路上,我們已經向前邁進了一步!
起初,每次開會,每個人提出的都是問題,沒有解決方案,會議變成了各部門的爭執場,雖然業務繼續流轉,客戶在增加,團隊中對待客戶的服務之心依然保持,但是團隊內部的協作完全依靠的是人,而非組織體系,可謂一個蘿卜一個坑。作為boss 似乎每天都在圍繞著內部的業務在流轉,一個boss變成了“我是一塊磚,哪里需要哪里搬”的角色。曾經還以全能為一種心中的驕傲,但是客戶的需求在提升,員工的需求也在提升,市場的趨勢在發生轉變,作為boss 難道還要一門心思做一個業務能手?總裁班和王牌軍的學習,解決了公司的發展之痛,公司中層開始有所提升,思想層面、管理能力以及在團隊協作上都有了提升,老師說話比老板說話管用啊!
現在的團隊充滿了戰斗力!
協作力!
一聲老師,一生指導
森國際現在全力發展:日本醫療體檢、日本商務考察&研學旅行兩項業務,在發展過程中關于產品模式、營銷模式得到了各方老師的指導,借此機會特別感謝孟昭春老師和王瀚駿老師, 一聲老師,學生必不負希望,向老師交上滿意的答卷。
一份認可,多份合作
“培訓產業報國”是大企的使命,身為大企的粉絲,森國際為此使命而感動,因為森國際也在同樣做著有意義的事情。習主席說:全面深化改革要激發市場蘊藏的活力,市場活力來自于企業家,來自于企業家精神。要加快培養造就具有國際視野的企業家。森國際一在為企業家赴日考察貢獻力量,二在為具備國際視野企業家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,我們不僅在幫助大家如何樹立好“1”,更為如何增加1后面的“0”提供解決方案。
我們做的其實是服務,服務的目標是幫助客戶解決問題,做客戶永遠的伙伴。大企培訓的團隊正是在用用心的服務感染著森國際,森國際敬仰大企,不僅僅因為大企是師,更因為大企提供了“實”和我們公司如何更好發展的解決方案。
感謝大企培訓,感謝劉永忠總裁的信任,感謝各位老師的智慧指導,感謝大企伙伴們的用心服務,有緣與你們成為伙伴!
有些想念商超91班的同學們了,聚會走起~
公司地址:上海市黃浦區中華路1600號黃浦中心大廈8層